犹太人,这个三千年未散的古老民族,就像一粒嵌进历史齿轮里的砂石,总能搅动文明的波澜。
他们聪明、勤奋、团结,但同时也似乎总“不合群”。
中世纪欧洲的驱逐令,东欧的屠杀潮,纳粹的集中营……
历史一次次把他们推向深渊。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解释过,为何全世界都容不下犹太人,说:
“犹太信仰与世界本质上是对立的。”
这句话或许听上去过于绝对,但若翻开历史旧账,真相远比一句话更沉重,也更复杂。
图片
黑格尔
从“上帝选民”到“世界异类”让我们从犹太人的根上说起。
他们的历史始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当时大卫王刚刚统一以色列,耶路撒冷成为圣城。
这个民族不是靠疆土和军力维系,而是靠一部叫《托拉》的宗教经典。
他们相信耶和华是唯一的真神,而且是只跟他们打交道的神。
没错,这就是“上帝的选民”这一观念的源头。
问题就出在这份“独家协议”上。
其他民族信的是宙斯、奥丁、图腾,大家神来神往好不热闹,偏偏犹太人非要坚持一神论。
而且明文规定不能娶异教徒、不能吃不洁之物、不能在安息日工作。
这不是跟世界唱反调嘛?
你我都知道,一个饭局上谁总是“这不吃、那不碰”,时间久了,谁还想请他?
黑格尔正是从这里下手的。
他认为犹太人信仰的上帝是“超然于自然之上的”,没有温情,没有亲近。
这个神不讲人情,只讲律法,犹太人就像被困在永恒戒律里的民族。
你可以想象,在一个讲人情、讲交流的世界里,这种与天沟通却不与人交流的民族,会显得多么孤立和刺眼。
而这种宗教上的“排他性”,正是犹太人与周遭社会格格不入的根源。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中世纪的欧洲,人人进教堂做礼拜,只有犹太人关起门来点蜡烛、读希伯来文。
你说,这群人要不被当成异类,才怪。
他们聪明到让人害怕犹太人不光信仰跟别人不同,活法也很不一样。
他们太聪明了,聪明到让对手胆寒,也太团结了,团结到让国家机器都焦虑。
我们要明白,犹太人的聪明,不是靠灵光一现,而是几千年文化熏陶出来的。
哪怕是中世纪的犹太区生活再苦,他们也咬牙坚持孩子学律法、学语言、学数学。
因为在他们看来,知识是带得走的祖产。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后来犹太人在金融、商业、法律这些领域里如鱼得水。
到了近现代,罗斯柴尔德家族几乎掌控了整个欧洲的金融网络,美国的哈佛、耶鲁校园也成了犹太精英的孵化器。
他们靠教育翻身,靠头脑占领权力中心。
但问题又来了。
当一个民族总是太“成功”,其他人心里就难受了。
尤其是在他们还保留着那种内部自助、族群互助的传统时,更容易被说成是“抱团取暖”“排外秘密集团”。
不少国家的政客和群众开始觉得:犹太人根本不是我们社会的一部分,而是另一个系统在我们体内活动。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这不是妄想,历史上确有其事。
拿欧洲来说,早在13世纪的波兰,犹太人就被集中安置在指定社区,晚上要锁门,白天活动也受限。
他们自己的社区有税收系统、律法裁判、语言和教育体系,活脱脱一个“国中之国”。
长此以往,就演变成一种危险的印象:他们不是来融入的,是来控制的。
纳粹德国正是把这种情绪推到极致。
他们利用大众对犹太金融势力的不满,制造出一个“犹太阴谋控制世界”的巨大幻象。
其结果,正如我们所知,集中营的毒气室里,躺下了600万无辜的生命。
这不是哪一个疯子挑起的,也不仅是种族仇恨,这是信任断裂后的社会系统性报复。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被流放的“时间旅行者”让我们回顾一段残酷的史实。
公元70年,罗马的千军万马冲进耶路撒冷,犹太圣殿化为灰烬。
从那一刻起,犹太民族就开始了长达2000年的“全球漂流”。
没有祖国、没有军队、没有土地,他们靠着共同的信仰和民族认同,在东欧、北非、西亚、美洲扎根生存。
但“漂泊”从来不是荣光,而是屈辱。
在西班牙,他们被天主教徒赶尽杀绝。
在俄国,他们在大屠杀中死于私刑与火焰。
在法国,他们被诬为“投毒者”。
到了美国,他们也不被视作“真正的白人”。
为什么?
因为他们哪儿也不是“原住民”。
他们进入的是别人家的国家、别人家的文化系统、别人家的历史叙述。
他们能带来财富,也能激起恐慌,他们可以适应现实,却始终被当作“外来者”。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1948年,以色列建国,犹太人结束了流浪的日子。
这本该是犹太民族几千年漂泊之后的归宿,现实却远比理想残酷得多。
是的,他们终于有了国土,但这片土地却并非一张白纸,而是一块早已生活着另一个民族——巴勒斯坦人的家园。
犹太人曾在历史的暗夜中四处逃亡,而当时的巴勒斯坦,正是为数不多敞开大门、接纳他们的地方之一。
然而,时间一转,难民的后代建立起了国家,而原住民却逐步沦为“流民”。
以色列建国伊始,就是一场新的冲突起点。
巴以战争接连不断,极端主义、民族仇恨与地缘政治的算计交织其中。
曾是流亡者的犹太人,在拥有强大武装和国际支持后,开始在其他民族的土地上展开“生存斗争”。
可惜,这斗争里,失去家园的又成了别人。
两个都自称是“受害者”的民族,被历史推到了刀锋之上,不断重复旧伤。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世界对犹太民族的态度亦充满矛盾。
他们为全球文明作出诸多贡献,却始终难以真正“被世界接纳”。
黑格尔曾说,犹太人的信仰“凝结为一部死律法”,与世界精神发展的方向相左。
这触及了一个核心问题:这个民族因其独特的信仰与文化,被长久地视为“异类”;而他们对自我文化的坚持,有时也的确使他们更难与外部世界和解。
三千年的流亡教会了他们如何在不被欢迎的地方活下去。
而如今,他们却变成了施害者。
当年巴勒斯坦曾接纳犹太民族,如今巴勒斯坦却被以色列按着打。
参考文献:
再论“犹太人问题”——重提马克思早期思想演变中的一桩“公案”,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2014-05-05
青年黑格尔论“犹太教问题”,朱学平
难解史上犹太人:为什么总是容易受攻击迫害,人民网,2016-07-04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